上期我们主要报道了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天骄校区)初一十一班班主任唐朝阳的工作办法和建议(详情请戳→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初一年级创新家校共育模式 把家长请进学校开展“多对一”校访(一))。本期我们聚焦科任老师,了解科任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以及他们对各科的学习建议。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夏小琴主要和家长交流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其中包括薄弱的环节和建议采取的方法。例如孩子阅读较弱,静不下心来读,夏小琴建议家长和孩子运用亲子阅读的方式,读一篇文章后先不急着做题,家长和孩子先交流各自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也能让亲子之间有共同话题,拉近彼此距离。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得知,夏小琴会通过同学们的作文来捕捉他们的情绪,并且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也请家长关注孩子生活中的情绪。对此,我们也特意采访了夏小琴。1、作为同学们的语文老师,您平时和同学们交流多吗?除了学习,他们会不会和您分享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夏小琴:考试过后他们会和我交流。平时也会和我聊生活中的趣事、八卦和困惑。2、您会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去捕捉他们的情绪。如果您发现有的同学的文字过于悲伤,您一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夏小琴:一般会采取很直接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因为他能写在作文里一般是需要我进行开导的。我会通过评语和谈心的形式和他们沟通。如果问题实在严重的我也会跟我们的班主任进行交流,大家一起帮助他们。 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唐仕平说数学需要一定题量的积累,但也不能一味刷题。很多同学学不好数学实际上是存在畏难的心理,如果存在畏难心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孩子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让他们独立的去尝试解决问题。2.鼓励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面对困难时,请不要马上给出答案。相反,鼓励他们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3.提供适当的挑战:选择适当难度的数学题目,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兴趣和动力。如果题目太难,孩子就可能感到沮丧和绝望。如果题目太简单,孩子就可能感到无聊和没劲。4.鼓励孩子与其他人一起学习:与同龄人或老师一起学习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5.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问题。例如,奖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表扬孩子的成就,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学习中得到了认可和鼓励。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孩子的学习进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练习才能达到长期的进步。 英语老师英语老师陈玛丽也就每位同学的学习薄弱点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此同时,陈玛丽表示作为孩子的科任老师,她认为这种点对点的沟通模式是很有必要性的。因为科任老师相对教的学生更多,对同学们的了解相对班主任会比较少,这种沟通也能让各科老师更了解每位同学的性格。对于性格更敏感的同学,她会更注重交流的方式和语气。对于过于懒散的同学,她也会更加严格的要求。 体育老师很多家长会好奇为什么还要和体育老师交流?体育老师彭先鹏表示如今中考体育越来越难,对孩子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不引起重视中考可能会丢分,到了后期同学们训练难度也会更大,所以体育锻炼应该从初一就开始,家长和孩子都要引起重视。为了保证同学们按时、规律地锻炼,彭先鹏会给他们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内容,并且要求同学们将运动视频上传。部分不爱运动的同学会认为平时的学业压力已经很大了,体育还要抓那么紧自己很有压力。对此我们特意采访了彭先鹏,他认为体育不应该成为同学们的负担,坚持运动除了有利于中考得分,更多的是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对身体非常有益,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也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成长。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度等各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不仅在体育运动中有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水平,并且能够更好的塑造自己的人生品格,从而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当中更好的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彭先鹏还谈到同学们很喜欢和自己分享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趣事或者困惑,他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同学们。作为老师,他也会根据每位同学的体质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运动,以此督促大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坚持运动,让他们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都有更多收获。 学生家长学生家长陈女士表示,这种沟通模式很有效,自己能得知孩子没有主动告诉自己的情况,也能和老师同步孩子在家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候孩子在家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和老师们交流后获取了帮助孩子在家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家长王先生认为,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长和老师是助力孩子成长的一对翅膀,只有家校互相配合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在采访中,家长对班主任这种做法表示了极高的认同度,大家表示,这样可以使家长更能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情况,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样的管理真正做到了“家校无缝衔接”
以前提到暑假,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自由”。在长达好几十天的假期中,可以暂时放下学习的担子,拥有自己的时间,和朋友嬉笑玩耍,对此总是充满期待的。但在现在“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大环境下,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开始贩卖焦虑:“孩子的暑假不好好安排,人生就毁了”、“x年级的暑假最危险”、“别人的孩子都在偷偷努力”,不仅那些“鸡娃”的家长焦虑万分,孩子们也容易在父母焦虑的情绪下以及不知所措的密集安排中出现心理问题。的确,家长担心进入假期模式的孩子如“放羊”般懒散度日,“脱缰野马”般肆意玩闹,学习自觉性会大幅度下滑,担心开学后成绩出现问题,这是正常的。但是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特点,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一个劳逸结合的时间段,是一个培养个人兴趣的时间段,是一个放松心情的时间段,更是一个拓展视野的时间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可能并非忙碌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问,而是热情拥抱大自然,积极体验大社会,和父母一起快乐阅读名著等等。为了让暑假不危险,华西心理专家李喆整理了一些小贴士,帮助我们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和心理建设。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01提前规划,有备无患暑假时间较长,相对于在学校里更规律的生活,容易出现大段空白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所以在帮助孩子制订暑期计划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喜好,并在计划中予以体现。可以定制大概阶段性计划,比如暑期前三分之一可以放松玩耍,中间时间需要完成作业或者完成兴趣班培训,后面三分之一可以用于收心和开学前心态调整等等。让孩子共同参与,提前做好规划,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份有盼头的计划表,也会更愿意执行。除了学习、锻炼时间,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在自由时间中可以得到放松、调整,在投入的玩耍中享受专注和内心的满足。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以孩子的意愿为主,适度引导,不要过于强势。02了解孩子,共同成长假期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放松、培养兴趣和良好习惯的时期,更是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良好机会。上学期间很多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时间少之又少。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段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愿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除了语言上的交流外,也可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一起做家务,家人一起旅游等等。03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孩子们在学校时,生活是相对有规律的,因此在暑假里,可根据已有的生活规律,制订一张假期活动计划表。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交流、讨论,并制订出每日的活动具体内容,如学习、娱乐、锻炼身体等,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注意劳逸结合,适度有弹性地执行。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不随意更改内容,坚持一定执行的原则。但毕竟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有各种意外状况的出现,导致计划并不能够实现。此时家长首先要放下追求完美的心态,用包容、接纳的心允许孩子出现的混乱、纠结、矛盾、无序等等,适度奖惩,合理引导。如果有兴趣班的安排,建议“宜精不宜多”。与其说暑期计划是为了让孩子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水平等得到进阶发展,还不如说通过暑期计划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习惯。即便是假期,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04当好榜样,以身作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一直死盯着孩子,更应该起到榜样作用。比如不想让孩子总是看手机,那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尽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打游戏等,避免孩子产生“为什么你能玩,我却不行”的疑惑,引起叛逆心理;父母想让孩子努力学习,那么自己也应该在自己的行业里兢兢业业,让孩子有样学样,更容易激发孩子内驱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家庭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和生活风格,所有的建议都只能是建议,具体实施和操作还是要“因地制宜”。要学会辨别短视频批量流水线生产模式下“贩卖焦虑”的本质,毕竟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大数据很容易集中推送相关信息,影响我们的判断。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孩子们的生活不仅仅是长大和学习,还有广阔的大自然和无限未知的世界。
家校共育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临近期末,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天骄校区)初一11班开启了一个新颖的家校共育模式:班主任邀请每位同学的家长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学校和班主任、语数英体各学科老师一一交流。我们实地记录了家长和老师们的交流过程,并对部分老师和家长进行采访。本期将讲述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初一11班班主任唐朝阳的工作方法和建议。 唐朝阳介绍说,采用这种“多对一”的沟通模式能够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体优势体现如下:1、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学习情况:科任老师们和家长单独沟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2、及时发现问题:在单独沟通的过程中,科任老师和家长可以更容易地发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孩子出现更大的学习问题。3、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对一的沟通,科任老师和家长可以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科任老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学习以及性格、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配合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努力。在交流过程中,唐朝阳首先会和家长交流孩子在校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随后询问孩子周末和假期在家的具体安排以及未来目标。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班主任给出的解决措施。1、孩子在家依赖电子产品。不要强硬地和孩子发生冲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要接触电子产品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定时,不能无节制地使用。唐朝阳建议家长和孩子坐下来平和地沟通,例如告诉孩子在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以后可以使用半个小时的手机放松。如果孩子认为这个时间太短,可以用考试成绩来换取更多的游玩时间,但是也有上限。这样有利于有效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更能通过这种方法教会孩子要付诸努力去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2、孩子总是把自己当小孩,没有责任意识。部分同学在家里不参与家务劳动,总是认为自己是小孩不用承担这些责任。面对这种情况,在家里父母应该给孩子合理分配家务,并告知孩子家是所有人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应有的劳动。在学校,班主任会鼓励孩子担任班干部,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有成就感。3、孩子做事懒懒散散,没有规则意识。有的同学缺乏规则意识,做事情随心所欲。面对这种情况,唐朝阳建议家里也应该有“家规”,家长要给孩子改错的空间但也不能一味退让,树立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例如设立了固定的玩手机时间,若在其它时间段不合理利用手机娱乐被发现,可以先提醒两次,如果有第三次那么就取消两到三周的手机娱乐时间,后面视情况来定什么时候恢复。孩子会在犯错的过程中一次次试探家长的底线,如果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规则意识。4、青春期的孩子情绪起伏太大。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孩子委婉地沟通了解。一定要用恰当的语气和说话方式让孩子主动述说,先倾听再解决,不要着急下结论。对于部分较为极端和敏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隐藏情绪,当他们有可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的时候要及时干预。5、孩子有自己的目标但是不为之努力。不少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当宇航员、当医生,但是很少知道怎么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唐朝阳建议从现在开始就要细化,例如要当宇航员要读哪所大学,对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分别有什么要求,现在开始怎么努力可以慢慢靠近目标。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最近的目标就是中考,考上不错的高中才有更大可能考大学,现在单科大概要到多少分、多少位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没有目标的帆船只能随波逐流,目标明确才更有动力努力,所以老师和家长应该了解孩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唐朝阳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非常细致,其中包括家长用什么语言来和孩子沟通、用什么方式更加了解孩子,家长也就自己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询问唐老师。唐朝阳表示每位孩子都是特别的,我们鼓励百花齐放,这种点对点的交流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为每位孩子制定成长计划。(下期,我们将记录其他各科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情况,以及针对初一各学科学习的建议。)
25日下午,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联合发起的“迎大运,向世界传递中国好家风”主题活动在成都举行。协会邀请成都教育业界多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以体育精神为切口开展对中国传统好家风的交流探讨。大运会是举世瞩目的国际赛事,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儿童进行“五育并举”教育的重大契机。为此,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秉承“四个服务”宗旨,发起本次活动,意在吸引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赋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营造新型“家风校风社风”,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为成都市青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提供优质赛道。“小梅花”获奖作品播放 传承中国好家风在主题会议正式开始前,现场播放了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师生排演的集体节目川剧课本剧《家风》。该节目曾获得“小梅花”奖,并荣获创新类“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节目深度挖掘龙泉驿区本地元素——家风。龙泉驿区的客家人重视家风家规的培养,不仅把家训家规写在族谱上,还镌刻在牌匾和楹联上,以便时刻教育后人,于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家训家风。基于龙泉驿区民俗文化和良好家风,成都教科院附属龙泉学校与四川蜀蓉戏剧社联合打造《家风》这台节目,以川剧课本剧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好家风,理解家风与国风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接受和传承中华好家风,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川剧和课本的融合深深吸引住了大家,整个视频展播赢得了与会来宾的高度赞誉。以优良中国家风迎大运之盛会活动由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熊平作开场致辞。他首先对各位来宾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以活动为起点,塑造良好的家校社协同教育交流平台。熊平呼吁,全社会应多多关注教育、关注青少年成长。熊平表示,成都成就梦想,以健康之体魄传承自由之精神,以优良中国家风迎大运之盛会。培养“终身健体者” 就在培养“终身学习者”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家校协会会长杨曦迎合大运会主题,以历史典故和文献经典作为例证,生动而全面地剖析加强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强健体格、人格形成、坚定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终身健体者”也是在培养“终身学习者”,健体修身相互促进的新观念将促进人的自身发展。体育教育融入中西教育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其中的体育思想,注重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强调了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教授李天行教授认为这些优良传统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李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倡导各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坚持融贯东西体育教育之精华,多方尝试,实现全面发展。学生锻炼带动家庭锻炼科学训练保障青少年身体均衡健康生长。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体育与艺术研究所所长范翔向在座各位介绍了基础教育中的身体素质训练情况,以专业的讲解系统而科学地解释了各项体育考试评价标准的制定依据与实施情况,表示科学的体育训练计划可帮助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训练的体育锻炼意识和方法,做到“学得好,考不倒”,并通过学生带动整个家庭共同参与各项体育锻炼计划,让每一个人都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快乐。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冯婵在会上表示,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工作,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她提出,在家风建设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与新媒体等技术和平台的影响力,深入探索研究地方家风文化,突出成都特色,实施这种创新的推广。以爱家爱国情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成都家校教育协会将与多方力量携手共行,让每个人都成为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盛夏已经缓缓拉开帷幕,天气的炎热也但仍然挡不住中考话题的热度。虽然中考大多数是以省(或市)为单位进行考试,关注度似乎不像高考那样集中,但依然是一场一直牵动着千家万户心情的考试,考试前后的生活和各种状态出现落差,也需要及时注意一下心态的调节,才能更好保持心身健康。华西心理专家李喆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态调节小贴士,希望帮助还在生长发育期的同学们更好成长。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01考完即结束首先恭喜考生们圆满结束考试,无论结果怎么样,能够有始有终地走进考场、走出考场已是不易,虽然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完美,但我们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过去的一切不管好坏与否,都已经成为过去式,无法重来,但未来可期。客观地看待中考存在过的意义,它只能说明你的过去,不能决定你的将来。02迷惘时学会行动紧张、高压的学习生活随着中考结束铃声的响起戛然而止,有些同学会发觉自己突然好像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感觉百无聊赖,人生失去目标和方向,盲目“躺平”。这时候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不管是做家务活还是学习一项技能,又或者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将自己的时间利用起来,所有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多数是因为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学会让自己动起来,也可以多和家人朋友呆在一起,一起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03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考试过后,我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兴奋、开心、激动或者是懊悔、沮丧、焦虑等等,不管是怎么样的情绪,都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好的情绪状态让我们愉悦,坏的情绪状态其实也给了我们反思的空间。负面情绪的产生或许是发现明明能做对的地方写错了,明明做对的地方却改错了,或许是明明很有把握的一门学科却考得很差;也许是因为担心上不了理想的高中,担心家人亲戚的追问等等。其实,允许自己在这种负面情绪里待一段时间,而不是想要快速消除它、对抗它,反而会让我们更快地走出来。给自己一些时间与空间,学会去和情绪好好相处,并且尝试用合适的、安全的方法将它们宣泄出来,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人员。情绪也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它并不可怕,让一切自然发生并且自然消失。04放松不等于放纵很多同学考完了便会开始享受无忧无虑的放松,毕竟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为了弥补自己备考中对追求放松和快乐的克制,可能会采取狂欢型的补偿。熬夜上网、聚会饮酒、无节制游戏等等,但突然过度、无节制的放松非常容易引发生物节律紊乱的问题。比如睡眠紊乱、饮食紊乱等等的问题的产生,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因此,中考后的放松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对于高(职)中的学习生活节奏的适应,避免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乐极生悲。05家长也需要共同成长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此刻正经历了一场远航,需要家庭温暖的港湾。不仅仅需要家长协助他们共同计划假期安排,合理规划,适度放松,而且教导他们客观看待考试,也需要给予生活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抚慰。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要肯定孩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如果结果可能不够理想,也不要过度指责、埋怨、冷嘲热讽,更应积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失败;如果考试结果相对理想,可以善意的提醒和督促,引导他们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等等。铃声已响,考试已结束,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不管结果如何,现在同学们都将迎来崭新的、充满希望的选择的未来。虽然作为生命中几场重要的考试之一,但它绝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不必苛责自己的过去,珍惜当下,把握未来。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一次落下帷幕,随着每年六月盛夏的炙热开启,千千万万的考生也即将开启他们崭新的人生。不管是怎么样的结果,不管最后会走向哪一个分叉口,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也终于告一段落。人生从现在开始又是新的起点,大家都辛苦了。但突然要从被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紧密排满的日子中抽离出来,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的状态。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生活安排,就像是拉满弦的弓突然没有了那只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考后综合征”。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华西专家李喆为大家讲解不同情况及应对措施。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01过度放纵、毫无节制型高考的确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了考生们可以更好投入这场考试,可能会灌输类似“考完了就可以放松了”之类的激励语句。很多考生也会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这么久的寒窗苦读,包括很多家长也会觉得孩子辛苦了,出于补偿心理允许他们肆意放纵,因此毫无节制地玩。通宵上网、和同学唱歌、聚餐、饮酒等方式玩乐,让作息时间变得毫无规律,生活状态受到严重影响,不仅损害心身健康,有的不法分子还会专挑现在考生最放松警惕的时刻,诱导部分考生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这点定要引起重视。应对措施高考后可以甚至是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放松心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但那些快乐的事情就像是往水桶中倒的水,虽然水会慢慢装满水桶会让它变得饱满充实,但多了总归会溢出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确实需要放松,但也要提醒考生,还是需要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放松不等于放纵,压力会让人觉得“鸭梨山大”,但火山爆发式的压力释放也容易让人感觉身体被掏空。02担心焦虑、郁郁寡欢型部分考生考试结束后仍然不能将注意力从高考上转移开来,过于纠结考试中的细节,控制不住地对答案,反复在意该拿的分是否拿到,不该出现的错误为什么没有避免。有的考生可能会出现控制不住的担心、紧张,担心自己的未来应该怎么办,害怕自己达不到大家的期待,对以后填报志愿还有家人亲戚的关心产生预期焦虑。这样会让他们等待公布成绩这段时间里变得无比焦虑,患得患失,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焦虑的躯体化反应,寝食难安,出现心慌、胸闷、气紧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而有部分考生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或者是想到自己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要和好朋友分别等等,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之前感兴趣的事情都不感兴趣了。变得更加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爱哭,自怨自艾,或者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脾气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念头,甚至采取自杀、自伤行为。应对措施首先,考生要学会接受高考已经结束的事实,也要允许自己出现这些焦虑的感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不必因自己出现这样焦虑的情绪而责备自己,允许自己不高兴,也允许自己焦虑,允许所有情绪自然发生。其次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朋友或者专业人士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是一件麻烦别人或者丢人的事情,反而证明了你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人,而且适度的自我内心暴露也是宣泄负面情绪的一个好方法。最后,家长需要起到“避风港”的作用,高考结束后考生情感难免会有脆弱的时候,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支持,理解他们。03茫然无措型从过度紧绷的状态到考后的无所事事。巨大的落差会让很多考生无所适从,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玩,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有的同学好像也不担心结果但就是觉得空落落的,忽然没有了目标,让他们茫然无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如果迷茫的心态持续下去,难免对接下来的生活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应对措施高考结束后有大把空闲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聚聚会。也可以为自己安排一项技能学习,比如考驾照或者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把自己之前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罗列出来,慢慢去完善它。或者估分准备填报志愿,提前为上大学做些准备,去自己感兴趣的职位上见习,为自己以后选择专业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前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还可以找已经上了大学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一些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的经验等等。对于家长来说,不仅仅是孩子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整个家庭都有可能经历了一次战斗,身心疲惫在所难免。家长需要整理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情绪或者其他不良情绪发泄或转移到孩子身上,尽量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用心陪伴。多理解、倾听,少唠叨、指责,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少一点情绪内卷,同时也要降低一点期待,把他们当作一个准成年的大人,适度放手。也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或者帮忙梳理未来发展规划,引导其找准专业方向。如果条件允许愿意,可以和他们一起外出旅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提升格局,除开生死别无大事,以平常心应对高考的得失。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异常心理反应,正确对待且及时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最后要告诉所有的考生们,既然高考已经结束,沉浸太多过去的事情,只会徒增烦恼。当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又重新开始洗牌。高考不是结束,它只是人生中一个经历而已。珍惜当下,未来可期。理性看待高考这件事,它只是代表你之前学习水平,不代表你整个人;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不会有人因为一场考试收获人生的全部,也不会有人因为一场考试失去所有发展可能。所有的未来都是未知数,树立终身学习的心态,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允许自己不完美,也要永远保持拥有再出发的能力。人生应该像旷野而不仅仅是一条路。
5月31日,由成都市民政局指导,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羊区分公司承办,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童心协力·益童成长”成都市第九届儿童保护周”活动温暖启幕。欢快旋律飞扬纯粹治愈心灵活动在知了小乐团的优美乐声中拉开帷幕,知了小乐团是由特殊儿童组建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稻香》轻快的旋律中诉说童年的欢乐,在《明天会更好》中畅想美好的未来。观众们被纯粹的歌声打动,音乐能够疗愈这些“特殊”的小朋友,而他们的乐观开朗也治愈着更多人。完善儿童保护制度护航儿童成长成都市慈善总会会长覃文林表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近年来,成都市始终坚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优先特殊保护为原则,把儿童保护事业按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未来也将全面完善儿童保护制度,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切实护航儿童健康成长,为广大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营造公平、平等、尊重、接纳、共处的良好氛围。漫漫“抗白”路 坚定前行周晨燕是一名“跨界医生”,从一线医生到慈善办主任,她戏称自己为专业“乞讨者”。周晨燕专门负责给身患疾病的孩子们筹钱治疗,她这样做只是为了不再让生命为贫困买单,不再出现钱来晚了,孩子走了的情况。在周晨燕和众多人的努力下,2017年来没有一例患者因为贫困而放弃治疗,这让周晨燕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基本解决了钱的问题后,周晨燕和伙伴们如今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心愿,他们把最好的爱留给孩子们,也在“抗白”这条路上坚定地往前走。爱在延续关注“罕见病”黎青是5·12大地震的亲历者,她在这次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是众多的爱包围着她才让她快速振作起来。如今的她传递着这份爱,她致力于为“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的患儿们解决困难。如今中国有9万名DMD患者,黎青和团队为了了解患者们的真实诉求,专门在门诊和患儿家属交流,得知他们最大的困难是看病难。黎青和教授商量成立专门的门诊为DMD患者看病。现在这个特殊的门诊里面已经有九个科室,30多个专家。大家共同努力,为这些患者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和帮助,为他们有限的生命长度增加宽度和厚度。姐妹合力散发爱的光芒余军和余颜岑是一对亲姐妹,姐姐余军是成都市石笋街小学党委书记,妹妹余颜岑是一家集团的CEO,姐妹两人在不同的领域打拼自己的事业,而慈善又将她们汇聚在一起。姐妹两人两个基金,余军为学校的学生们设立了劳动课程,小朋友们在劳动中收获成果,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余颜岑为多个群体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姐妹二人还合力做公益,为金牛区的34名困难学生捐赠。一起长大、一起出游、一起做公益,这是幸福且极具意义的。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极具特色,嘉宾们用象征着爱和正能量的水壶浇灌各种绽放的花朵,寓意着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祖国的花朵们会绽放得更加热烈,社会各界都将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成都市家校协会在此次活动中荣获“爱心单位”称号,协会也将继续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的行列,托起更多希望,助力孩子们一同成长。
5月15日,由电子科技大学工会和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第30个国际家庭日”主题活动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举行。在微论坛环节,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吕红霞以《厘清关键概念,做新时代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吕红霞对政策文件进行解读,细致地厘清家校共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关键概念,明确家校的教育责任,并分享一系列教育指导途径及方法。吕红霞提到,从学校而言,家庭教育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围绕家庭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指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长育人水平而组织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共育等。家庭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厘清家校关系促成教育合力吕红霞以班主任的视角出发,从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入手,探讨了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她深入分析了当前家校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之策,即班主任应发掘自身优势,弥补不足,真正解决家校合作中的难点。吕红霞将教育比作广阔的湖面,学生则如同舟中人,而学校和教师则扮演着划桨者的角色。同时,她还指出了家长在教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像湖中水一样,既能帮助舟行得更快,又可能覆舟。这一比喻使得班主任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家长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作用。吕红霞强调了知识先于行动的重要性,因为认识决定了行动。她希望班主任们正确认识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搞好家校关系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起到了夯基垒台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过程中,吕红霞强调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了打造全环境教育新格局,必须要扶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学校教育是干,社会教育是枝,教育本身也需要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健康、和谐、有效的发展。班主任要想提高育人成效,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专业能力。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成为有格局的教师,并提升职业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建立良好关系创新共育路径吕红霞强调了积极、主动、智慧地搞好家校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全面了解家长的情况是搞好家校关系的前提,要了解家长、家庭和社区情况。其次,要理解、尊重家长,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行动中。第三,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吕红霞还分享了家校沟通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强调了在沟通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要提供帮助和指导,班主任要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将“普识和专题、问题和发展、常规和特殊”相结合,为家长提供具体指导。她建议,可以通过实施全员轮训,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来强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要强调家校合作需以教育需求为中心,明确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读书会、家长课程等,作为窗口和载体,创新家校协同共育路径,分层分级地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引导和指导,推动家校合作下的活动和课堂“百花齐放”,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进步,形成良性互动。吕红霞总结到家校共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关注自己的言行对家长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建立家校协同共育的生态圈,提高育人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促进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并优化家校体系建设。
在日前由电子科大工会和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主办的“第30个国际家庭日”主题活动上,芬中教育协会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芬兰坦佩雷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教育质量与评估专家、高级教育顾问李栋作题为《家校共育赋能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李栋介绍了全球家校合作的基本情况,着重分享了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且深入探讨成功家校教育背后的原因。以生动的案例、前沿的国际视野带来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分享。相互信任老师和学校拥有最大的教学自主权李栋介绍说,在芬兰,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只对学校做一些大政方针上的要求,对学校的具体管理与教学不予干涉,对学校几乎没有考核指标,不评等级学校,对学校有绝对信任,再小的学校,也拥有行政自主权。芬兰的教师也相当有自治权,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科书,由老师自由选择。他们允许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并选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教学。家长对教师都异常信任,基本从不干涉或过问老师在教学上的事宜,也从不挑战老师在专业程度上的权威。学校不按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不在教师人群中评优。教师的职业动力不是来自学校的成绩考评,而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内心良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平等精神学校不设资优班,没有快慢班,芬兰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说“资优”和“精英”是犯大忌。所有的孩子,不论聪明与否,都在一起上课。“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 。李栋说,到在芬兰不凸显资优学生 ,而且还善加鼓励、运用资质优异的学生来帮助一般或落后的学生,也使资优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仅不会影响资优生的学习,反而有助于群体社会的平等发展。因此,在芬兰没有“坏学生”,即使最差的学生也很好,“好学生”和“差生”的差距世界最小。学习跳出课本回归生活本身李栋指出,芬兰教育的重点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对孩子的评估标准不是在学科里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孩子如何学习、思考、跟他人相处。芬兰老师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怎么学习”。小孩问问题,老师不会直接讲出正确答案,而是给他一个方向,自己去想、去找、去学。芬兰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教育充分与生活教育结合,从而让孩子达到终身学习的基础。在芬兰小学基础教育中,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些通识科目外,还有工艺课、家事经济课等很有特色的常设课程。芬兰的男女生,从小就开始一起学着打毛线、踩缝纫机、运用锯锤砂磨,拼制电路,这些技能不仅实用,还培养了孩子两性平等的观念。工艺课上,没有男女之分。男孩可以专注地用长短钩针织毛线,脚踩缝纫机,女孩也可以用锯和刨子来做木工。芬兰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孩子的生活而去学习,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出一个拥有自己思维,有创造力,也有自己兴趣爱好的独立的人。
5月27日上午,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秘书长、家长指导中心主任一行在携行考研开展调研活动。携行考研的陈斌校长为协会一行介绍了企业文化并讲解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师资情况和往年考研风采。18年来,携行考研以“帮助考生坚持自己的梦想;帮助考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使命,专注国内“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考研辅导,致力于高效、个性化、专业化解决考生问题。通过此次调研,协会和携行考研进行了更深度的交流,协会代表也介绍了协会文化和发展规划。双方将围绕考研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携手,为更多考研学子提供更权威、更专业的考研服务。助力有考研梦的学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走向更高的平台。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生理上和心理上并未成熟,内心可能既敏感又脆弱,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较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对社交、学习、生活、家庭等多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在学校开设心理保健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公众号推送相关心理学知识,在识别和早期关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家长们也存在不少困惑,接受了很多“心灵鸡汤”的学习后,面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心理问题有时仍然感觉束手无策。因此,协会联合华西心理专家李喆基于案例探讨的“接地气”模式,进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系列讨论。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案例回顾姓名:赵某性格:外向性别:女年龄:12岁,6年级 成绩:中等背景资料:赵同学在上小学6年级后在学校常与老师发生冲突,在家常常与父母对着干,父母说什么都会反驳,还常说“凭什么管我”。父母辅导作业也不听。随时感觉都很烦躁,一点就燃,看谁都不顺眼。父母以前经常打骂、批评,掌控很多,教育、生活、管理上事无巨细。赵同学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大小,父母都会想尽办法去替代解决,也不倾听赵同学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父母现在感觉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赵同学敏感的神经。有些时候善意的提醒,赵同学也会非常不耐烦,说父母太啰嗦。父母说加衣服,赵同学偏不加,说把头发减短一点,偏留长发。让她晚上早一点休息,偏要晚睡。父母说一句,回十句,父母说东,她偏说西。父母感觉很痛苦,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孩子不理解,感觉很伤心。孩子也感觉烦躁,压抑,如何破局?原因分析这类心理问题属于:敏感、叛逆1.该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但心理承受能力低;2.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处理对策1.父母首先需要放平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父母把生活、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跟子女交流的时候就容易带着情绪,很难耐心和平静沟通与交流。另外,建议先放慢节奏,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先了解问题。2.角色转换。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工作的角色,家庭的角色,生活的角色。回到家中,应该做好父母的角色,向子女传递温暖、安全的感受。记得之前有位母亲跟我聊,说自己为女儿忙前忙后,什么都不肯放手,与女儿的冲突和矛盾也很大。后来角色转换,做好母亲,不时给女儿做好吃的。一天,女儿告诉她,“妈妈,感谢你的转变”,这位母亲顿时泪流满面。3.抓宏观,放微观。其实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不应该再关注很多细节问题,应该抓住宏观大方向,只要没有原则的问题,都可以支持,并让子女自己去思考办法解决。也许结果并不一定满意,至少让子女自己进行了选择和努力,也会带来一定成就感和价值感。4.只问一次,不多问。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反复询问,情绪就容易出现问题,难免发生争执。所以,询问一次即可,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思考。5.有需求给予帮助,尽量做倾听者,不做干预和建议者。我们做父母不要拍孩子受委屈,受伤害。很多时候孩子还没有提出需求,就给予了所谓的建议和帮助,这会降低孩子的效能感。鼓励孩子提出想法和需求,提出后,一起分析,给予必要的帮助。另外,先要学会倾听,可给予简单的问答,如:“嗯,好的,不错,你觉得喃”。不要太快干预和提建议,这样,孩子会非常反感。因为有时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建议,他们心理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只需要我们听听他的想法。6.合理看待成长的必然阶段。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阶段的认知和行为特点,有疑惑、有冲突、有压力、有难受是成长需要经历的,父母也要学会接纳和坦然面对。有问题不是坏事,愿意跟父母交流才是重点。
钱永刚为钱学森的长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理学硕士,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原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等职。 人物经历1948年10月13日,出生在美国。1965年,进入北京一零一中学读高中。1969年春,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技师,技术助理员。1977年,参加首次恢复后统一高考。1978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1982年,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后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期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留学。1988年,在美国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继续从事技术工作。自2004年起,相继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当选为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名誉院长、西安市人民政府创新教育顾问。2012年,钱永刚被正式聘任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获任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钱永刚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当选为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